协会动态


深圳市银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了解协会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要闻
深圳市金融创新奖银行组项目评审圆满结束
发布: 时间:2014-10-20 16:26:00   浏览:
10月17日晚11点,深圳市金融创新奖银行组项目评审圆满结束。“手机App、微信、O2O、智能语音、LBS……”一系列当下互联网热词不断冒出。刚刚结束的2014年深圳市金融创新奖银行组项目听上去更像一场互联网创业项目路演,而非传统印象中的金融行业项目评审。
    作为深圳市金融业最具权威和含金量最高的奖项,深圳银行业的54个项目要经过激烈竞争争夺最终的12个决赛名额,各家金融机构纷纷派出精兵强将拿出看家本领,将最创新的亮点展示给来自市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的9位专家评委。
   据了解,深圳市金融创新奖是深圳市政府授予驻深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等开展金融创新的荣誉,由深圳市金融发展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深圳市金融办)牵头组织,各大金融行业协会负责本行业初评,深圳市银行业协会组织银行组的项目的申报和初评等工作。
 
    “三公共识” 银协搭建公平竞争平台
    作为深圳金融业创新最高荣誉,深圳市金融创新奖项目评审受到各家金融机构的关注。特别是今年的共有17家商业银行的54个创新项目经过了深圳市金融办严格的形式审查,项目数量和质量较往年有明显提升,竞争更加激烈。
    作为银行组项目评审组织方的深圳市银行业协会牵头召集17家项目申报银行分管负责人,召开了项目初审启动会,对创新奖评审流程和规则进行了反复讨论,最终达成了必须恪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本年度金融创新奖评审工作的共识——被与会者简称为“三公共识”。深圳市银行业协会作为金融创新奖银行组项目评审的组织者,承诺在整个组织过程中,将自始自终严守“三公”共识,做到事事公开透明,严格自律,并接受各家银行、社会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作为参与方的各申报银行也表示,要摆正心态,以合作为核心,以竞争为动力,发挥正能量,靠创新和实力说话,大力支持协会组织工作,确保“三公共识”执行到位,共同营造深圳良好的金融创新环境。


    专家坐镇  商业银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本次银行组项目评审共有九位评委,分别是来自深圳市金融办王振超处长、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曲显斌处长、深圳银监局甘在斌处长、深圳市银行业协会王宇彪秘书长、深圳外资金融机构同业公会吕维专职副理事长以及从200多位银行业专家中随机抽选的四位评委:广州银行深圳分行孟凡杰、南山宝生村镇银行徐正昌、光明沪农商村镇银行方镇强和南洋商业银行曾轲。
    面对如此庞大的专家评委,各家金融机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展示自家项目的创新亮点和带来的的社会经济价值。这些项目也代表着深圳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最高水平,从其可以一窥未来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一是商业银行纷纷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以满足客户需求和提升用户体验出发,借助云存储和大数据重组商业银行运营模式,纷纷在夯实金融核心业务的同时,搭建金融、电商和社交的跨界平台。
    二是商业银行持续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特别是借助商会、协会、商圈、工业园区等渠道,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和手段,实现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的共赢,切实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
    三是商业银行纷纷参与到各职能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中,加强与国税局、社保局等职能部门的合作,开发更多方便市民、惠及企业的金融产品。
   此外,帮助深圳企业走向国际化、夯实传统业务IT系统方面也值得关注。
 
   深圳市金融业创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深圳银行业已经成为全国金融创新的一个风向标,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将总部级创新机构设在深圳。
   深圳市银行业协会在2011年在全国率先成立首个金融创新专业委员会。深圳市银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深圳银行业金融创新之所有走在全国前列,一是离不开深圳本土高科技企业集中、出口外向型企业居多,为金融创新提供了行业土壤;二是深圳的金融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市场竞争充分,这就提供了金融创新的内生动力;三是深圳市政府和各监管部门鼓励金融创新并为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