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深圳市银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了解协会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国内银行业
整合资源、挖掘潜能、提质增效——浙商银行深圳分行多措并举推动小微业务线上化数字化发展
发布: 时间:2021-12-1 16:21:00   浏览:

 

在这个“场景为王”的时代,金融与场景结合而产生的化学反应,让客户在日常生活中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运用科技创新优势、提升线上金融服务水平已逐渐成为各家银行的发展趋势。

今年来,浙商银行深圳分行深入贯彻落实总行各项举措,秉承“像深圳一样卓越”的理念,借力金融科技手段,深耕小微普惠金融,加大小企业线上化、数字化场景应用,优化业务流程,强化内部管理,做真“小微”,做实“普惠”,为分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整合资源,推动数字化转型

分行在不断加快小企业业务发展、做大客群的同时,引导资源向符合免税降准范围、线上化业务和符合监管导向的业务倾斜。一方面,分行贯彻条线“以新增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考核“风向标”作用,引导客户经理加快业务投放、做大业务规模。另一方面,依托该行金融科技,加强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新科技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应用,将机器换人推广到小微业务的各个环节,不断探索创新技术与金融业务的融合,以“大数据”挖掘“小信用”、以“数据跑”替代“客户跑”,驱动普惠金融快速迈进数字化、线上化。

此外,分行不断加大对线上化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推出 “小微人人帮,荐客送好礼”的活动,通过广告投放、自媒体等渠道宣传,凸显“五分钟申贷、一刻钟审批”的效率优势,用有偿推荐的形式鼓励普罗大众帮助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在疫情期间,无接触场景的产品优势帮助该行扩大了知名度,树立了浙商银行普惠品牌。分行还组织开展全员营销,实行零小联动、公小联动,人人转发小微产品广告及活动链接,取得了较好的营销成果。

挖掘潜能,加大场景化应用

分行进一步深耕实体,挖掘客户潜能,加强数字化、无接触场景的应用。在不断优化审批时效的同时,根据总行移动调查、核签、贷后现场检查操作规程,梳理制定了分行抵押一日贷(线上)操作规程,充分应用远程面谈、移动核签等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小企业客户“最多跑一次”的线上业务一站式服务,也实现了业务申请线上化、授信资料电子化、调查程序科技化、审批流程高效化。

疫情期间,分行积极响应国家为企业减轻负担,提高金融质效的精神,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根据总行无还本续贷政策,分行积极推动存量客户无还本续贷,解决小企业客户授信到期筹集还款资金的痛点,提高了客户粘性、降低了普惠客户的融资成本。

王先生是深圳一家电子产品制造行业的小企业主,在浙商银行深圳分行贷款223万元。眼看贷款即将到期,因疫情影响,工厂工人尚未返工,虽有订单在手,但不能正常开工生产,流动资金亦不能及时回笼,还款资金出现了较大缺口。王先生向分行反映了相关困难,并申请延长贷款期限,降低部分费率。分行主动向总行申请对该笔贷款进行线上无还本续贷,给客户适度降低了利率,增加了贷款额度。全线上操作帮助客户省去了资金对接和往返网点办理手续的麻烦,轻松高效的同时解决了资金困境。王先生成功渡过了难关,企业也恢复了正常经营生产,王先生称赞我浙商银行为“雪中送炭的银行”。

提质增效,赋能线上化服务

分行以“服务客户”为中心、“为基层赋能减负”为核心,“控制业务风险”为前提,加强业务管理,明确业务分工,强调内外部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效。首先,装修改造“一日贷”面谈室2间,配备了作业设施设备,并通过招聘、借调、转岗等方式补充作业经理人员数量。作业团队克服人员不足的困难,加班加点进行着授信作业,做好业务支持。其次,对线上业务操作要求进行了规范和统一,梳理优化业务流程,整理业务表单,设计标准化面谈场景,规定流程处理时效,进一步提升业务效率。最后,加强内外部培训学习,定期组织召开作业经理例会,跟进作业进度,对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讨论,并开展“温故知新”学习活动,除学习本行产品政策外,还延伸学习物权法、公司法等金融相关知识,提升了专业技能。此外,多次开展加强对新入职、在职员工的业务培训,普及线上业务操作规程和要求。

下阶段,浙商银行深圳分行将紧紧围绕“上规模、调结构、控风险、创效益”重点工作方向,发挥持续战斗力和凝聚力,持续优化小企业线上业务流程,提高时效质效,进一步推动业务转型发展。

 

相关文章